国家癌症区域医疗中心
作为国家癌症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单位,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肿瘤中心以建设国家级医疗中心为新契机,在智慧医疗背景下,创新体制机制和工作模式,从基础与临床的现实需求出发,运用高通量测序与医学大数据,不断聚焦、凝练、转化;部署加强恶性肿瘤预防筛查、早诊早治和科研攻关,聚焦肿瘤防治难点,集中优势力量在发病机制、防治技术、资源配置、政策保障等关键环节取得重点突破;加强肿瘤疑难病症诊治能力建设,充分发挥技术支撑作用,有效减少肿瘤带来的危害,增进群众健康福祉。
学科是国家临床重点专科,江苏省肿瘤新技术医学中心,江苏省消化道肿瘤临床医学中心,江苏省临床重点学科;同时是国家首批肿瘤高通量测序临床应用试点单位,中国肿瘤免疫细胞治疗协作组单位,国家高端医疗设备应用示范单位,国家首批药品临床试验基地,国家首批放疗规培基地,全国规范化肿瘤营养及放疗营养示范病房。学科作为江苏省首家肿瘤内科学博士培养单位,早在2005年成立南京大学临床肿瘤学研究所,后又建立肿瘤学博士后工作站,目前学科还是南京大学医药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与江苏省恶性肿瘤协同创新中心的PI单位。拥有住院、日间、放疗、热疗、微创治疗、免疫治疗、临床试验等单元,核定床位208张,辖胃癌、大肠癌、胆胰癌、肺癌、食管癌、乳腺癌、妇瘤、头颈部肿瘤、恶性黑色素瘤、早期临床试验等10个亚专科。
学科在临床肿瘤治疗新技术领域进行了长足探索,近5年开展临床试验超过80项,研究者发起近20项单/多中心临床试验,不断实现科学与技术创新:学科首倡开展消化系肿瘤个体化医疗新技术,历经二十年不懈耕耘,学科提出了胃癌治疗新理念,并建立了个体化多途径治疗新模式。针对肝癌、胰腺癌、食管癌、恶性黑色素瘤、宫颈癌等难治性实体瘤,学科均探索出卓有成效的个体化治疗新技术。TomoTherapy精准放疗、低剂量率脉冲式放疗、热循环灌注治疗、纳米靶向药物投递系统等新方法新手段,明显提高了肿瘤临床治疗效果。此外,学科在免疫治疗系列性新技术领域也拥有多项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创新:运用免疫治疗联合同步放化疗;个体化肿瘤治疗性疫苗与原位疫苗;T细胞治疗相关技术如建立新抗原肽库、采用基因编辑技术修饰免疫细胞、解决细胞穿透力问题、TCR-T/CAR-T细胞治疗技术、双修饰免疫治疗技术等。
学科近三年累计获得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国家“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重大项目及重点项目等60项省部级以上课题,获江苏科学技术一等奖、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华医学科技二等奖等40余项科技奖励,发表SCI论文百余篇,多篇见刊于JNCI、JCI、Nature子刊等国际著名杂志,获15项国家发明专利授权,主编5部中英文专著。学科作为中国抗癌协会整合肿瘤学分会及江苏省医学会肿瘤化疗与生物治疗分会的主委单位,在学界拥有一定影响力与较高声誉,极大提升了区域肿瘤规范化诊疗与疑难病种个体化诊疗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