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11日是第27个世界帕金森病日,主题是“关注心理健康,全面全程管理”。为广泛开展疾病科普宣传,提高全社会对帕金森疾病的关注与了解,11日上午,南京鼓楼医院神经内科党支部在医院钢琴厅二楼举办了第五届帕金森日大型义诊活动。
此次义诊由神经内科党支部书记徐运教授带领团队的张扬、吴家勇、钱来、叶青主任和神经外科的徐武主任、康复科的李政医生,热情地为每一位前来咨询的群众提供服务,仔细倾听患者及家属的疑惑,耐心解答帕金森的相关知识。
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的中老年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推算,我国帕金森病人数已超过300万,随着老龄化的发展,预计到2030年,我国帕金森病患者将达到500万人左右,占世界帕金森病患者的50%。帕金森病发展到中晚期致残率高,并发症多,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已成为危害我国居民寿命的重大杀手。
由于帕金森病起病的隐匿性,帕金森病的早期诊断率低,因此许多帕金森病患者错过了最佳的干预治疗时机。临床实践研究发现,症状的及时识别是提高帕金森病患者早期诊断的关键和基础,可以避免延误治疗。所以一旦出现肢体僵硬、震颤、行动缓慢以及嗅觉减退、情绪障碍、便秘等等,均有可能得了帕金森病,应该尽早到专业机构明确诊断,一旦确诊就要立即治疗,争取疾病治疗时机。帕金森病的治疗原则包括多学科治疗模式,综合治疗,全程管理。今年的帕金森病日主题是“关注帕金森病患者心理健康,全面全程管理”,也强调了帕金森病的治疗原则。帕金森病除了“抖、慢、僵”等运动症状,同时还会伴有焦虑、抑郁、睡眠障碍、嗅觉减退、认知障碍、感觉异常、尿便障碍等非运动症状。焦虑、抑郁等影响帕金森病患者心理健康的非运动症状,会严重影响帕金森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所以,针对帕金森病整个疾病发展过程中(包括前驱期)的各个时期及方面都进行管理和治疗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