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慈善
新闻动态
Social Philanthropy心脏植入性器械移除救助基金公益项目一周年了!
六月的金陵,粽叶飘香,初夏的湖畔,龙舟竞渡,在这个美丽的时节,南京鼓楼医院医学发展医疗救助基金会(以下简称基金会)与我国起搏电生理领域的一线专家相聚在此,共同庆祝“中国心脏植入性器械移除救助基金公益项目”成立一周年。
会议由基金会齐晓敏秘书长主持,基金会韦宁华理事长,江苏省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主任委员、南京鼓楼医院徐标教授,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与起搏分会前任主任委员、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黄从新教授,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与起搏分会候任主任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华伟教授,中国医师协会心律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南京鼓楼医院徐伟教授等专家共同出席并致辞发言。
徐伟教授作为中国植入性器械移除救助项目专家咨询项目秘书,回顾了救助基金会运行一周年所取得的成果:“中国心脏植入性器械移除救助公益项目”成立于2018年4月7日,该项目自启动一年以来,基金会已面向全国救助符合条件的患者30人,占总移除人数的1/3,平均每人救助金额约50000元,最高救助金额达100,000元,缓解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并获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手术成功率百分之百,解除了患者的痛苦。
徐标教授在致辞中对众多与会专家的到来表示感谢,他表示,长期以来,徐伟教授带领其团队在起搏电生理方面,特别是腔内电极拔除方面开展了很多工作,没有发生过威胁病人生命危险的并发症。起搏器电极导线拔除不仅是一项高风险手术,而且成本也较高,在学会领导及企业的大力支持下,由南京鼓楼医院医学发展医疗救助基金会设立的“中国心脏植入性器械移除救助基金公益项目”,旨在帮助起搏器电极感染患者脱离病痛,让他们获得及时、正确的治疗救助。
黄从新教授强调,救助基金成立一年来,对于需要更换起搏器导线的患者,基金会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基金会对于一些特贫特困的患者实行救助,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社会医疗保障体系的不足,忠心希望基金会能够一如既往地在公益活动中发挥作用。
华伟教授从专业的角度对“中国心脏植入性器械移除救助基金公益项目”进行了高度评价,徐伟教授已为400多位感染患者拔除感染电极,不仅为患者解决起搏器导线感染问题,也为临床工作者解除了后顾之忧。希望基金会能更好的开展工作,为更多患者造福。
韦宁华理事长用“爱心情怀、引以为傲、人文鼓医、祝愿祝福”这16个字诠释了“中国心脏植入性器械移除救助公益项目”的初心和使命。她表示,心脏科专家是最最重要的生命守护神,为专家们精湛的医术与温暖的人文引以为傲;鼓楼医院的前身是基督医院,有着深厚的慈善基础,于2007年成立的基金会便是对鼓医人文理念的传承和创新,相信通过各位专家的智慧、企业的奉献和基金会的努力,“中国心脏植入性器械移除救助公益项目”将托起更多鲜活的生命和幸福的家庭!
“中国心脏植入性器械移除救助基金公益项目”开展一年来,基金会不忘初心,始终朝着帮助更多心脏植入性器械感染患者这一目标不断努力前行。
南京鼓楼医院
微信服务号
鼓医那些事儿
微信订阅号
鼓楼医院
官方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