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内科

科室概况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心血管内科始建于1953年,是国内较早、省内最先成立的心脏专科,是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基础和临床紧密结合,以冠心病、心律失常和结构性心脏病介入治疗和危重心血管病急救为特色的临床学科。心血管内科是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联合建设单位,是江苏省临床重点专科,江苏省医学重点学科南京市医学重点学科,国家卫健委冠心病及心律失常介入诊疗技术培训基地,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培训基地,国家药物临床试验基地,美国心脏病学院继续教育基地,美国心脏协会专业示范中心,国家卫健委首批心血管内科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江苏省心血管专科医师进修基地,国家心血管病专科护理及技术培训基地,江苏省及南京地区胸痛救治中心,中国心衰中心,中国房颤中心,中国心房颤动介入诊疗技术培训示范基地,全国首批心源性卒中防治基地,中国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卓越中心,南京市心血管病临床医学中心,南京市干细胞治疗急性心肌梗死转化医学中心。心血管内科是南京大学、南京医科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徐州医科大学、江苏大学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点及南京大学博士后流动站。

心血管内科现有4个病区,额定床位213张,其中CCU床位38张,医护人员175人。其中博士生导师3名,硕士生导师11名;教授3名,副教授9名;主任医师9名,副主任医师16名。博士38名,硕士17名。年收治住院病人1万余人次,其中疑难危重占比50%以上;年门诊病人22万余人次,外埠占半数以上。心脏介入中心拥有5个导管室,年介入诊疗手术量达12000余人次。

心血管内科实验室现有5位PI,2020年成立了南京大学心脏再生与修复研究所,作为江苏省科教强卫工程创新团队,依托国家生物医药重点实验室、江苏省医学分子技术重点实验室、南京鼓楼医院生物样本库,学科开展了一系列基础与临床前研究。近年来学科获得中华医学科技奖三等奖、中国杰出心血管病研究奖、江苏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江苏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江苏医学科技一等奖、江苏省医学新技术引进一等奖、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发表SCI论著两百余篇,部分发表于Circulation、Circulation Research、Nature Communication、Cardiovascular Research、Annual Internal Medicine、Basic Research in Cardiology、Annual of Surgery 、Clinical and Translational Medicine、Theranostics、Journal of Nanobiotechnology等高影响力期刊。

诊疗范围与特色技术

主要疾病
诊疗范围

心血管内科在复杂冠心病、心律失常、结构性心脏病介入诊疗、心力衰竭及心血管危重症救治方面形成学科特色。常规开展各种冠脉介入诊疗技术,包括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冠脉内血栓抽吸术、冠脉内斑块旋磨术、准分子激光斑块销蚀术、血管内超声检查、光学相干断层成像、冠脉血流储备分数检测、定量血流分数测定、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漂浮导管术、体外膜肺支持等;常规开展各种心律失常的射频消融术,包括预激综合征、房室结双径路、房速、房早、房扑、房颤、特发性及病理性室性心律失常等;常规开展各型起搏器植入手术,包括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无导线起搏器植入、希浦系统选择性起搏、左束支起搏等;常规开展左心耳封堵术以及起搏系统移除术。常规开展多种结构性心脏病的介入治疗,包括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肥厚梗阻性心肌病的室间隔化学消融及射频消融术、房间隔缺损封堵术、室间隔缺损封堵术、动脉导管未闭封堵术、卵圆孔未闭介入封堵术、肺动脉瓣狭窄经皮球囊成形术等;常规开展经静脉心肌及心内肿瘤活检等。

特色技术

复杂高危患者(CHIP)的冠脉介入治疗:CHIP既为高危患者,又是血运重建获益最大的人群,CHIP优化血运重建对术者及心脏团队有极高要求。我科目前已常规开展CTO病变、左主干病变、分叉病变、多支血管病变、严重钙化病变、扭曲成角病变、支架内再狭窄等CHIP介入治疗,对于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CHIP患者可开展IABP、ECMO支持下血运重建术。

肥厚梗阻性心肌病(HOCM)的精准化学消融:心血管内科在国内率先开展HOCM的精准化学消融治疗,即在经皮酒精室间隔心肌消融术中利用经胸超声心动图引导,沿拟消融的靶血管注射心肌声学造影剂,精准确定心肌消融部位和范围,指导选择合适的消融靶血管,从而提高手术的精准性和安全性。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对于高危或有心外手术禁忌的重度主动脉瓣狭窄患者,TAVR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无需开胸,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恢复快。我科是国内最早能开展TAVR的中心之一,目前常规开展经股动脉TAVR手术,居省内领先地位。

冠脉内旋磨/准分子激光斑块消蚀技术治疗高度钙化病变:冠脉旋磨技术以及准分子激光斑块消蚀技术能有效处理各类高度钙化病变,增加介入手术的成功率,减少围手术期并发症风险,改善冠心病患者的远期预后。我科在国内较早、省内最先开展准分子激光技术,冠脉旋磨手术量也居省内第一。

CIED感染起搏系统移除术:起搏导线与心肌血管壁严重黏连,外科手术或经皮起搏系统移除均有很大的风险。我科先后开展了经上腔静脉起搏移除,经下腔静脉起搏系统移除,上下腔静脉联合起搏系统移除,建立了改良临时起搏桥接治疗法,提高了手术成功率,保证了手术安全性,该技术处国内领先。

房颤一站式手术:该方法主要用于症状性房颤伴高栓塞风险和抗凝禁忌的患者。患者先行房颤射频/消融术,并同台完成左心耳封堵,以达到缓解房颤相关症状,降低卒中风险,摆脱长期抗凝带来的出血风险,我科常规开展此手术。

希浦系统起搏:起搏导线植入精准定位于自身传导系统是最生理的起搏方式。我们亚专科开展了将起搏导线通过电生理标测技术放置在希浦系统,用于治疗房颤缓慢心室率,房室传导阻滞,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伴心衰,联合房室结消融治疗快心室率房颤伴心衰等。

无导线起搏:针对起搏系统感染或静脉系统狭窄患者,我科开展了无导线起搏器植入工作。起搏器直接放置在心室腔,减少了经静脉起搏导线放置的一系列并发症,减少了起搏系统感染风险,是国内较早开展此技术的单位。

外科术后复杂房速消融术:射频消融已经成为心脏外科术后房速的主要治疗手段。我科采用高密度激动标测指导外科术后房速消融显著提高了消融成功率。年外科术后房速消融手术量居省内第一,技术领先。

心腔内超声(ICE)辅助下的无射线心律失常消融术:该方法主要用于对X线敏感患者或群体,如孕妇和幼儿等。我科在省内率先开展此类技术,并用于孕妇房性心律失常和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显著提高了手术安全性和精准性。

心肌活检术:心肌活检是利用活检钳,经周围血管到达右心室或左心室夹取心内膜心肌组织的技术。心肌活检及心肌病理学是某些类型心肌炎、疑难心肌病诊断、治疗及疗效评价的重要手段。我科还在国内率先开展了右心恶性肿瘤活检术,在术前明确心脏肿瘤的病理分型,指导治疗决策。

学科带头人/行政主任

徐标

FACC、FSCAI、教授、博士生导师。江苏省医学重点人才,享受国家政府特殊津贴,中国医师协会整合心血管病学会副主任委员,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心血管病分会常务委员,中国高血压联盟常委,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心血管学分会代谢学组副组长,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精准医学学组副组长,江苏省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主任委员,江苏省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候任会长,江苏省预防医学会心血管疾病预防与控制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卫生部心血管介入技术冠心病培训基地主任,Circulation,Circulation Research,J hypertension,ATVB,IJBM等SCI期刊的特约审稿人,兼任《中华高血压杂志》、《中国动脉硬化杂志》、《中华现代内科学杂志》等编委。擅长心血管危重症、冠心病、心力衰竭、高血压等疾病的诊治,率先在江苏省开展左心导管检查、经皮心肌活检、冠心病介入诊疗等技术。在CHIP介入治疗、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封堵术、TAVR、急性心肌梗死急诊救治方面有丰富的经验,是国内知名心血管病专家。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研究8项,省级科研项目20余项。发表论文300余篇,SCI收录150篇以上,其中两篇发表在《Circulation》杂志上,影响因子达29.69,还有二篇论文发表在《Annual Internal Medicine》,影响因子25.391分,两篇发表在《Basic Research in Cardiology》,影响因子17.1分,研究成果被ESC、ACC、AHA等国际著名指南引用。先后获得 “江苏省科技创新团队”、中国杰出心血管病研究奖、中华医学科技三等奖、江苏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江苏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江苏医学科技一等奖、江苏省医学新技术引进一等奖、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多个奖项。

Copyright © 2004-2018 www.njgly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南京鼓楼医院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恒网 苏ICP备11032818号-1 公安备案号:32010602010034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