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管癌病理大数据多中心研究项目在我院正式启动
作者:郑重发布时间:[2019-12-27 ]浏览:0

 12月20-22日,2019年南京鼓楼全国消化系统肿瘤病理学术会议在南京鼓楼医院科学会堂召开。此次会议由中国抗癌协会肿瘤病理专委会食管癌协作组、肝癌病理协作组和胃肠疾病协作组等单位以及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共同主办。共有近百家医院近四百位病理专家、学者及从业人员参加了此次会议。

       21日的大会开幕式上,“中国食管癌病理大数据真实世界多中心研究项目”正式启动,启动仪式由樊祥山副教授主持。中国抗癌协会肿瘤病理专委会候任主任委员和大数据学组组长、广东省人民医院病理学部主任刘艳辉教授,中国抗癌协会肿瘤病理专委会食管癌协作组组长、国家癌症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薛丽燕教授和三位副组长复旦大学中山医院侯英勇教授、复旦大学肿瘤医院李媛教授、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樊祥山副教授,以及志诺维思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凌少平先生共同按下项目启动按钮。

图片1.png

樊祥山副教授主持启动仪式

图片2.png

项目启动仪式现场

      “中国食管癌病理大数据真实世界多中心研究项目”由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作为PI单位,有来自于全国的30余家区域中心参与,旨在通过对全国食管癌的基本病理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在更广泛、更真实的背景中获得目前中国人群食管癌发病及食管癌病理大数据特征,在多中心大样本的基础上建立中国食管癌病理数据库,比较不同地区食管癌临床病理资料数据的差异,从而提升我国食管癌病理诊断能力,为食管癌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重要病理依据。该项目同时也期待利用多中心研究数据整合我国食管癌病理研发资源,加强科研产出,凸显我国食管癌病理研究的国际影响力。

图片3.png

薛丽燕教授作会议报告

      “中国食管癌病理大数据真实世界多中心研究项目”也是由中国抗癌协会肿瘤病理专委会领导的“中国肿瘤病理大数据多中心研究计划”的一部分。该计划于2018年8月正式启动,旨在通过对中国近五年来十大恶性肿瘤的病理诊断报告及病理图像等数据进行回顾和整理,为制定新一代病理诊断标准提供科学依据及数据支撑。在该计划的引领下,先后启动了包括肺癌、肝癌、鼻咽癌、淋巴瘤在内的多个癌种的病理大数据多中心研究。

       病理大数据多中心研究项目最大的挑战在于数据收集和数据结构化处理。由于病理报告数据为非结构化的文本数据,如果由病理医生整理填写CRF,那么收集5年间的数据将会是巨大的工作量且极其耗时缓慢。且不同医院、不同医生之间报告格式、书写习惯差异较大,数据处理过程极其耗时耗力。为此,由中国抗癌协会肿瘤病理专业委员会大数据学组发起,在20日南京鼓楼全国消化系统肿瘤病理会议的会前会上召开了“消化系统肿瘤结构化病理诊断模板分享和讨论会”,旨在通过分享和交流现阶段结构化病理诊断报告的进展和经验,与病理专家共同探讨数据同质化问题,期望通过结构化报告模板这一形式,来推进规范化、标准化病理诊断的落实,为大数据、AI等新技术在病理学科的发展和应用,解决最根本的数据结构化和同质化问题。本次会议就食管癌、胃癌、结直肠癌、肝癌、胰腺癌共5个癌种、来自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复旦大学肿瘤医院、复旦大学中山医院、华山医院、瑞金医院、长海医院、中山大学第六医院、武汉协和医院、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东南大学中大医院以及鼓楼医院等医院的17个诊断模板进行了分享。本次会议也为中国恶性肿瘤结构化病理报告模版建设和推广拉开序幕,并必将为恶性肿瘤有效的病理大数据收集和分析奠定基础。

图片4.png

樊祥山主任介绍鼓楼医院即将上线的胃癌结构化病理报告模板


Copyright © 2004-2018 www.njgly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南京鼓楼医院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恒网 苏ICP备11032818号-1 公安备案号:32010602010034

回到顶部